安徽安庆:大山深处制茶人
岳西翠兰(绿茶)手工制作技艺今年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,刘会根更加忙碌了,他不单单是忙着自家的茶厂,更多地是忙着保护和发扬翠兰茶手工制作工艺。
岳西县姚河乡竹山茶厂厂长刘会根,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,他是当地著名的茶叶技师、评茶员、茶叶经济带头人,也是安徽省农村致富带头人。
刘会根高中毕业后,就回乡全身心投入茶叶的研制,被当地乡亲们戏称为“茶痴”。1985年,岳西县组织技术力量,在兰花茶工艺的基础上研制开发新名茶“岳西翠兰”,刘会根担当起了研制重任。白天,他奔波在乡间的各大茶园,挑选采摘一芽二叶、芽头大小一致、发芽整齐的鲜叶。晚上,他彻夜不眠,一遍又一遍研制着制茶工艺。拣剔、摊凉、杀青、理条、毛火、足火,这一道道工序,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刘会根一次次地摸索着锅温、炒茶手法,终于,他运用自己的一套制茶方法,炒制出了令自己满意的10斤样品茶,这批样品与另一份来自岳西县包家乡石佛寺村的样品拼配后,当年荣获农林渔业部金奖。“岳西翠兰”被命名为全国新创十大名茶,一炮打响。
作为名茶“岳西翠兰”的重要创制人之一,刘会根一直致力于岳西翠兰制作技艺的研究完善和推广,2008年积极参与组建了全县最大的茶叶专业合作社--香茗茶叶合作社。在他的推动下,当地名优茶的比重由当初不足10%上升到现在的80%以上。
近年来,熟练掌握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的人已越来越少。只有刘会根等为数不多的茶叶人,仍在坚持手工制作岳西翠兰,坚持守护着这项弥足珍贵的传统制茶技艺。岳西翠兰(绿茶)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,刘会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。
2008年,岳西县茶叶局工作人员在竹山发现多株古茶树,经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考证,它们树龄在300至500年间。“古茶树就是茶叶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啊!”刘会根自觉担当起保护的责任。他潜在茶园里,细心查看,又陆续发现了一些古茶树。他一棵棵修剪、除虫、施肥,如同伺候年长的亲人。同时,他还自费为古茶树立牌保护,筹建古茶园保护网站,并深入到当地农户家,耐心宣传保护古茶树。
手工制茶一直是刘会根的绝活。今年4月,在岳西翠兰茶王评比中,刘会根凭借从古茶园中采摘鲜叶精心制成的样品,摘得茶王桂冠,100克茶叶以3.9万元的高价拍出后,刘会根将所得款项现场捐给了青海玉树震区。今年9月底,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期间,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刘会根制作的岳西翠兰作为国礼茶,赠送给梅德韦杰夫。
“极品的茶叶,必须手工制作,制茶时要心无杂念,全神贯注,很多环节要用心去感悟,凭手去把握,做到心手合一,意到手到。”这是刘会根的制茶心得。他胸有成竹地说,他会借鉴这种“心手合一”的方法,全身心地投入到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,他相信这项技艺会得到有效保护、合理开发,岳西翠兰的传统文化也必将进一步弘扬、光大。(张渺)
铁观音-铭祥茶业---大红袍,金骏眉,银骏眉,正山小种,普洱茶 www.tea878.com
,